close

Threeidiots2.jpg

《三個傻瓜》(3 Idiots)海報著作權為原出版商所有

於2009年由印度出版的《三個傻瓜》,

劇本為改編自印度作家奇坦.巴哈特的暢銷小說《五點人》(Five Point Someone)。

於內容主題上,大致上分別由「家庭」﹑「學校」及「社會」等層面,

藉由親子關係﹑同儕之間的情誼,

以近三小時的劇情,推演出一段關於教育主題的討論。

 

在一個普遍陷於貧乏的生活景況中,

「工程師」與「醫生」,標示出時代與地方的社會價值觀點;

「填鴨」的教導方式,對比著實驗操作下的知識獲得與活用;

缺乏思考性的學習思維,反襯著研發創新的應用觀點,

在那樣由“脫貧”到追求“卓越”的社會價值觀下,

由符合教導價值觀點的作業、考試答案,來獲取高分成績;

以高分,來換取文憑以確保未來高階的工作與社會地位,

教育的「給予」觀點與知識學習的「接收」價值,

不同的家庭背景﹑不同的學習價值﹑不同的際遇,

都引發出了諸多思考的層面。

 

「鉛筆芯」的科學議題,開啟了一連串教育觀點的探討,

那是一個問題「創新」的引發..然而,卻也是一個「本質」回歸的省思;

「飛行器」的創新行為,提出了這教育價值觀點的批判;

一場照本宣科的演講,大大諷刺了那個教育價值下的結果;

畢業後,不同的際遇與社會成就,

自由思想與創新思維的完美觀點,符合常人價值思維的理想結局,

卻非完全真實地反映著常態的生命際遇。

或許,當我們專注於那份被定義的正面價值彰顯而喜悅,

卻可能忽略了在這價值之後,那些社會背景下的家庭景況,

在生命與生活中感受過苦難的父母,總在孩子身上冀望著一份期待改變的心。

 

「背誦」的學習方法與探索著應用創意的「活用」概念,

兩者並非存在著邏輯的絕對性;

看似為喜劇的劇情,卻暗喻著無奈與悲情的細節;

其中的「喜」與「悲」,鏡射著教育觀點下的結果;

「貧」與「富」之間,分別拉開了共同的生命課題,

在表象的正面與負面之間,在世俗與理想之中,

均意喻著天平兩端間的平衡取向思考..其中,並沒有絕對的價值導向。

知識的建構,並不僅於學校這樣的教育場域,

更在於原生家庭的環境,社會價值下的環境導向;

在幸與不幸﹑正面與負面的際遇之間,那會是一個複雜多元的教育學習過程,

在過程中,我們不僅因此理解了知識,也獲得了更多超越知識以外的看見。

 

人們總處於一個多元的社會環境,與面對著與生俱來的家庭背景與自身的條件;

人生如戲,但戲劇的理想觀點,並無法那樣真實地定義著人生中應有的結果,

我們的確難以擺脫現實中的生活與生命景況。

追求那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卓越,

並不在於眼見的環境..畢竟,我們總無法去改變;

但卻可以藉由人生中每個學習的過程,去調整自己看待環境的角度與思維,

在不同的人生際遇中,環境,會是一種造就生命的過程,

並且在這樣的歷程中,成就出一份自我價值的獨特性;

也因為走過困難與艱辛,

面對著身邊人們的生命難處,更懂了一份陪伴﹑關懷與同理心。

 

『鉛筆芯斷裂後,在無重力的空間中飄浮,可能飄進鼻腔、眼睛,或電器中引起短路。此外,鉛筆的筆芯和木頭在純氧的環境中很容易快速燃燒,危險性極高。』

 

「鉛筆芯」的問題,再度以另一種觀點,說明了原本看為負面的問題,

也許,這會是另一種正面價值的提醒,或許,這也是回歸於現實的一種答案,

人生中的理想與現實,總在追求卓越的路途上修正與平衡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爸父的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