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機械有著高度興趣的艾迪,雖對未來懷著夢想,
但卻因為種種家庭背景與人生際遇因素,
始終,卻僅能委身於一個港邊的遊樂園,擔任著默默無聞的維護工作。
由年少到髮白,他常感歎著自己平凡無光的生命景況,
夢想,隨著生命的老去,越來越感遙遠。
畢其一生於遊樂場工作的艾迪,最後,為拯救一個小女孩的生命,
就在那個感覺平凡,但總帶給人平安與歡樂的生活世界中,驟然離開了..
告別了這個熟悉的地方,隨著那段生命的結束,
一段更為真實的生命閱讀才正要開始,
在回天家的路上,
一路遇見的五個人..這些都曾在他生命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,
五段的遇見,逐一地,幫他回顧了過去那段生命歷程中,他始終無所知悉的事。
很多曾有過的疑惑,逐一解開了答案;
很多存於內心的灰暗,也撥雲見日地看見了背後其實存在的亮光。
他由好奇﹑訝異到感恩與懺悔著,
這些人,叫他看見了..其實別人曾那樣為他付出..甚至捨去了生命,
也讓他知道,他一生所悲嘆的平凡,所為的那些微不足道小事,
在他無法看見的背後,其實有著那樣多人,是感念著他的付出,
這些小事,對許多人來說卻是那樣的大事。
五段關於自己關於別人的生命情事,
他開始懂了原來自己的生命價值其實是那樣地無限,
也看見了,原來那樣多別人的生命,
是如何地成就著自己那個原以為多微不足道的生命;
他更看見了自己的偏執,與瞭解了別人曾經的付出與犧牲,
他終於接納了自己,與自己和解..也與這個世界和解。
『這最小的事,你們尚且不能做,為甚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?』(路12:26)
很多時候,當看見了別人生命的卓越,總不知覺地感歎著自己的渺小;
我們容易去羨慕與讚嘆著別人的幸運,而總不禁悲嘆著自己的平凡際遇。
當我們願意撿起街頭上的一個垃圾,這是件極小的事,
但或許這件小事,可能可以讓一個勞苦的清潔工提早回家;
可能預防著一個人在此跌倒受傷;
也可能因此而阻止了一個因此而發生的車禍,
只是,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…也沒有機會看見;
雖是看不見,但我們總需思考著,該做?抑或不做?
『我們各人蒙恩,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。』(弗4:7)
當羨慕著達官貴人的生命,看見了他們的擁有,而稱羨著他們的有為時,
或許忽略了,其實自己可以擁有的,或許正是他們缺乏的;
屬世的富足僅是相對著貧乏,
但在貧乏中,卻可能也相對獲得富足的人所無法擁有的。
當放眼於一個大環境的視野,思考著凡事都有總量的觀點時,
天平傾斜的一方,乃是因為有人失去..有人放下,
而這些失去與放下,即是成就了天平的另一端。
一個慈善活動,我們容易看見的,
往往是那個帶領的名人,企劃的人,或是那個貢獻最多的人,
然而,成功的關鍵,卻是建構在那無形中,
更多無數的人,一點一滴的金錢與勞務的付出,精神與行動的支持。
『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;
在最小的事上不義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』(路16:10)
『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,作 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。』(彼前4:10)
神的話,總清楚地教導我們,
每個人都在 神的計畫之中,各人都擁有著個別的恩賜,
在不同的位置,擔任著不同的角色。
或許,當我們願意在自己的工作範圍中,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,
集聚著許多由基層﹑管理階層及領導階層的小事,
就可能成就了一個公司日益蓬勃發展的願景;
一個世界,若沒有這些位居各地的大小國家共識,
每個國家民族,若沒有多數人民的努力付出,
自然也無法談生存講永續,
更無法去談論和平,與思考著更廣域的全球性議題。
『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,
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』(羅8:28)